2025-04-16
2025年5月10日,新版《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此次修订以《民法典》为立法框架,针对当前婚姻家庭领域的新挑战,对结婚、离婚程序及配套服务进行了全面优化。通过简化行政流程、强化服务职能、完善权益保障机制,新规旨在平衡婚姻自由与家庭稳定的双重价值,回应社会对高效、人性化婚姻登记服务的迫切需求。在结婚率持续走低、离婚率攀升的背景下,此次修订不仅体现了法律对个体权利的尊重,更凸显了国家在家庭治理中的引导作用,为构建和谐婚姻关系提供了制度支撑。
一、结婚登记:程序简化与服务升级
1、材料简化,结婚不再需要户口本
①旧规:结婚登记需要提供户口簿+身份证。
②新规:内地居民只需要身份证,真正实现“一证办理”。
【《条例》第八条“申请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书面材料:(一)本人的居民身份证;(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注意:该变化一定程度上便利流动人口,减少因户籍证明缺失带来的不便,同时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虚假登记结婚、重婚等情况几乎没有发生的可能。但流程简化并不代表婚姻缔结过程应当简化,婚姻是真诚慎重的选择,要做好所有必要准备。
2、新增“婚姻家庭辅导”,倡导文明婚俗
【《条例》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工作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治理高额彩礼问题,倡导文明婚俗,促进家庭和谐,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充分发挥婚姻家庭辅导师等专业人员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婚前教育、婚姻家庭关系辅导等方面的作用。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协助和配合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师职业培训,持续提升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
变化:《条例》要求婚姻登记机关提供婚前教育、婚姻家庭辅导,并联合妇联等组织倡导文明婚俗、反对高额彩礼铺张浪费。
注意:该新规通过帮助新婚夫妇建立健康的婚姻观、减少冲动结婚,也已在通过婚姻专业辅导,降低因家庭矛盾导致的婚姻危机。
二、离婚登记:程序优化与权益保障
1、离婚材料简化
①旧规:离婚需带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离婚协议。
②新规:内地居民仅需身份证+结婚证,但离婚协议仍是必备文件。
【《条例》第十三条“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共同申请离婚登记。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亲自到本条例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婚姻登记机关共同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条例》第十五条 申请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一)本人的居民身份证;(二)本人的结婚证。】
注意:离婚协议需明确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承担,否则可能引发后续纠纷。
2、离婚冷静期:逾期不领证视为撤回
《条例》中该条款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进行的相应增修,即双方在提交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之内可以撤回离婚申请,冷静期后三十日内必须领取离婚证,否则视为自动撤回。
注意:该《民法典》相应条款施行后能够减少冲动结婚,但需注意时间节点,避免因逾期导致程序终止。
3、新增“离婚辅导”服务
【《条例》第十七条“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离婚登记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及时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开展心理辅导、调解等工作。”】
婚姻登记机关可提供心理疏导、调解服务,帮助夫妻理性决策。
注意:该条款为婚姻提供缓冲,减少草率离婚,也能够保护子女权益,减低家庭破裂对孩子的影响。
三、隐私保护与免费登记
1、《条例》新增严禁泄露个人信息
①婚姻登记机关及工作人们不得泄露当事人隐私,违者严惩。
②发现家暴、拐卖妇女等情况的,必须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2、婚姻登记“零收费”
①旧规:可收取工本费。
②新规:完全免费,违规收费可投诉。
【《条例》第二十二条“婚姻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规给予处分:(一)为不符合婚姻登记条件的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的;(二)违反规定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婚姻登记工作中知悉的个人隐私或者个人信息的;(三)玩忽职守造成婚姻登记档案损毁、灭失的;(四)办理婚姻登记收取费用的;(五)其他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违反前款第四项规定收取的费用,应当退还当事人。”;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应当对所出具证件和书面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出具虚假证件或者书面材料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相关信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记入信用记录,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制度评析:修订逻辑与社会效应
(一)修订背景与理论框架
1、社会现实驱动:2025年民政部在官网发布了《2024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年民政数据显示,公布了2024年的结婚人数为:610.6万对,同比下滑了20.5%,这个数据创下了45年(1978)以来的最低纪录。且离婚率持续上升,亟需通过制度优化平衡婚姻自由与家庭稳定。
2、立法导向:体现“从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型”“从事前审查向全程保障延伸”“从个体登记向家庭治理扩展”的三重逻辑。
(二)潜在问题与应对建议
1、服务供给不均:欠发达地区婚姻辅导覆盖率不足50%(《中国社会工作》2023年数据),建议通过中央财政专项补贴或跨区域协作解决资源失衡。
2、冷静期适用风险:需明确家庭暴力等特殊情形下冷静期的豁免规则,避免制度异化。
(三)长期社会效应
1、个体层面:简化程序保障婚姻自主权,辅导服务提升婚姻质量。
2、国家层面:信息联网助力人口管理精细化,为生育政策、社会保障等提供数据支持。
新版《婚姻登记条例》的修订,既是法律对婚姻家庭领域新挑战的回应,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基层的实践体现。其核心在于通过程序优化与服务升级,构建“自由、责任、保障”三位一体的婚姻制度体系。对公众而言,需充分理解新规内涵,理性行使婚姻权利;对法律工作者而言,应关注制度落地细节,推动政策与实务的良性互动。
求正沃德婚姻家事团队
黄 力
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婚姻家事团队负责人,江西省婚姻家事专委会委员,南昌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南昌市律师协会环境与资源法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取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
陈 瑶
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婚姻家事团队成员